生态环境部组织编制并于日前发布的《全国碳市场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8月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6.96亿吨,累计成交额478.26亿元。
报告显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活力正进一步提升。2024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共运行242个交易日,碳排放配额日均成交量较上一个履约周期上涨43.55%,全年累计成交量1.89亿吨,碳排放配额年度成交金额达181.14亿元,创2021年市场启动上线交易以来年度新高。2024年全国电力碳排放强度相比2018年下降了10.8%,碳市场为此发挥了重要作用。
除交易规模创历史新高外,交易主体参与意愿增强。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参与交易的重点排放单位共计1471家,较上一个履约周期增加1.38%。2024年每个交易日均有成交,全年成交笔数同比增长18%。2025年以来,重点排放单位交易意愿有所增强。截至8月底,挂牌协议交易的买入和卖出委托总量较去年同比上涨232%。
2025年3月,继发电行业之后,国务院正式批准将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大行业覆盖范围后,新增重点排放单位超1300家,覆盖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国总量的比例提高至60%以上。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是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后,我国推出的又一个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2025年3月,首批新登记的核证自愿减排量在交易系统开展交易。报告显示,截至8月底,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量270.61万吨,成交额2.29亿元,成交均价屡次超过每吨100元。
报告指出,下一步,我国将持续完善全国碳市场相关政策配套制度,分阶段、有步骤扩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行业范围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支持领域,不断丰富全国碳市场交易品种、交易主体、交易方式,营造更加公平公开透明的市场环境,努力实现碳排放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同时,进一步深化多领域多渠道气候务实合作,加强与相关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在碳市场领域技术、方法、标准等方面的互认,推动基于自愿减排交易的双边和多边合作,加快建成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全球主要央行5月仍在加息但紧缩幅度逐渐缩小
智通财经APP获悉,全球主要央行5月仍在加息,但紧缩幅度逐渐缩小...
苹果AppStore去年创收1.1万亿美元超九成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周三,苹果宣布,2022年,AppStor...
摩根大通正寻求雇佣更多AI员工比同行高出两倍
根据Evident数据显示,今年2月至4月期间,摩根大通在全球宣...
外媒:苹果MR头显设计独特复杂给生产带来前所未有
头显将是该公司有史以来最复杂的硬件产品,其独特的曲面设计给生产带...
在线申请科学家进校交流,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和腾讯启
近日,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
魔搭社区举办AI编程马拉松大赛,获胜队伍有望共享
中国最大AI模型社区“魔搭”举办首届AI编程马拉松挑战赛,胜出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