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迅速走红网络,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成为继贵州“村超”之后又一现象级草根足球赛事。“苏超”的爆火出圈,为释放发展赛事经济新动能提供了生动样本。
近年来,包括赛事经济在内的体育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在优化城市功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区域发展、深化文旅体融合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经核算2023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3.67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1.15%,成为扩内需、稳增长的重要力量。不少地区的赛事举办得如火如荼,成绩显著。例如,2025年3月份,在杭州举办的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吸引了创纪录的7万多名观众到场观赛,杭州5天内累计接待外地客流668.6万人次,同比增长6.2%,直接带动旅游消费3.08亿元。又如,贵州省榕江县的“村超”开赛两年即获得海内外近1000亿人次的浏览量,成为推动榕江县域文化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而对于“苏超”而言,数据显示,南京各大景区门票预订量同比增长255%。超6万名球迷的跨城流动,在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掀起消费热潮。这种由城市文化资本驱动的业态协同效果,形成了体育赛事提供流量入口、旅游场景承接消费转化的有机整体。
蓬勃发展的同时,市场化水平不高、地区发展不平衡、产业链条不完善等短板弱项同样不容忽视。目前,大型体育赛事和知名体育品牌多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发达地区,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大型赛事仍然较少。如何切实提升体育赛事的品牌文化价值,将体育赛事的话题“流量”切实转化为社会效益质量和经济效益增量,成为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一方面,提升政策效能。进一步优化赛事资源配置,增加优质赛事供给数量,完善赛事审批、一体化办赛和安全管理机制,着力提升金融服务赛事经济发展专业化水平。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体育赛事企业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型版权赛事品牌,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体育赛事体系和品牌赛事矩阵,充分发挥赛事经济的溢出效应和乘数效应,带动赛事经济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另一方面,坚持创新驱动。积极搭建政府、社会、企业多元协同治理和体育、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共生新模式。发挥普惠性体育赛事的综合功能和多元价值,增进人民群众对体育赛事的情感认同,达到增强体质、享受生活的目标。创新体育赛事经济消费场景,积极开展“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跟着赛事去旅行”“乐享精彩赛事 寻味中华美食”等系列活动,打造“赛事+”多元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立体化体育消费需求。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智通财经APP获悉,全球主要央行5月仍在加息,但紧缩幅度逐渐缩小...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周三,苹果宣布,2022年,AppStor...
根据Evident数据显示,今年2月至4月期间,摩根大通在全球宣...
头显将是该公司有史以来最复杂的硬件产品,其独特的曲面设计给生产带...
近日,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
中国最大AI模型社区“魔搭”举办首届AI编程马拉松挑战赛,胜出队...